【紫牛頭條】5年,5萬公裏,大四學子導演拍攝的中國首部風暴記錄電影上映
2022-12-12 21:53

現在的畢業作品都這麼卷了嗎?近日,00後追風愛好者蘇鏑珂拍攝製作的畢業作品《風暴之下》紀錄片12月10日晚在Bilibili首映,這是中國首部風暴紀錄電影,也是他5年奔走數萬公裏記錄特殊天氣現象的一個小結,獲得很多觀眾的好評。12日,這部影片還在意大利米蘭舉辦的2022年氣象天空電影音樂節舉行線下首映。蘇鏑珂說:“《風暴之下》是我們對於‘天與地’‘氣候變化與人’的思考。”

國內第一部嚴肅呈現風暴的紀錄片

蘇鏑珂是中國傳媒大學攝影專業的學生,今年大四。他癡迷追逐風暴,至少已有5年多曆史,利用自己的攝影專長拍攝了海量的視頻資料。(此前報道【紫牛頭條】00後大學生5次穿越台風眼,行程2萬公裏追了100多個風暴)《風暴之下》片長大約30分鍾,是一部以第一視角展現激烈天氣以及災害天氣後果的參與型自然紀錄片。

紀錄片《風暴之下》的海報

全片視角來自於導演蘇鏑珂作為追風者的第一視點,並與一群天氣追逐者一起走遍華夏大地,感受不同的風暴,理解風暴與人類社會的關係。他想通過這部紀錄片展現天與地的關係。一方麵,風暴是美的,但另一方麵,它又具有災難性。“數千年來,人類社會都是在與天空的博弈過程中進行發展和延續的,但是反過來說,正是因為我們不斷跟天空對抗,我們人類的文明才得以延續和發展。”

他在影片簡介中說:“最終,《風暴之下》將是我們對於‘天與地’‘氣候變化與人’的思考。《風暴之下》由導演耗時約5年完成,在華夏大地奔走數萬公裏,記錄到這些特殊的天氣現象。”

蘇鏑珂告訴紫牛新聞記者,他在製作這部紀錄片的時候,沒有按照電影節的遊戲規則去做,“而是做成自己想要的那種效果,我想給觀眾呈現一些東西,不是特別想把《風暴之下》做成迎合別人口味的片子,畢竟是國內第一部這種嚴肅性呈現風暴的紀錄片,我不願意一開始就做成那種太功利的風格,堅持保持一些純粹性。”

紀錄片《風暴之下》的海報

蘇鏑珂沒有在片中強調自己怎麼樣,沒有強調追風這件事,給觀眾看到的都是風暴,“但如果深入思想,能夠想到畫麵幕後的很多東西。”

在短視頻流行的時代,30分鍾是比較長的影片了。蘇鏑珂說,《風暴之下》的節奏比較慢,使用了4K、HDR和杜比全景聲技術,適合觀眾用大屏幕觀看,“在大屏幕上能看到冰雹一粒一粒地在地上跳舞,那種畫麵在手機上是看不到的。”

蘇鏑坷(右一)和同伴在拍攝過程中

很多氣象和追風愛好者一直在關注《風暴之下》的首映,B站提前預告影片會於12月10日晚8點上線之後,他們早早進入網上首映室等候。一位提前5個小時等候的網友說:“在首映室等待的5個小時內,我不止一次在想象,他們會用什麼樣的場麵來填滿30分鍾的時間。5年的時光像流水劃過,這是他奏響高天的讚歌,是對他追風生涯的總結。我相信,他以後也一定會逆著風的方向,目睹更多,記錄更多,銘記更多,那是他對追風者這三個字最生動的詮釋。”

拍攝過程中使用的測量設備

網友們沒有失望,他們感覺在蘇鏑珂的作品中,風暴仿佛是有生命的,在極度危險的同時又有一種無言的大美,“可能這就是風暴的魅力。”有網友甚至直言“我哭了,真正意義上的哭了,終於有國人做這一類型的片子了。”

參加米蘭氣象天空電影音樂節

蘇鏑珂的這部紀錄片也引起國外的關注,在意大利米蘭舉辦的2022年氣象天空電影音樂節早就向他發出邀請,希望《風暴之下》參加展演。這個電影音樂節是由意大利著名鋼琴家和作曲家魯多維科·艾奧迪(Ludovico Einaudi)發起的,通過融合藝術、科學、創新、行動和參與,推動社會向可持續方向發展。

今年的活動主題是“城市/自然”,魯多維科·艾奧迪計劃在12月舉辦11場音樂會,每場音樂會前後都會播放一部參展短片,隨後會有簡短的演講和交流。《風暴之下》的放映時間為12月12日,組委會本來還想邀請蘇鏑珂到場參加活動,因為多種原因,他沒能前往米蘭,不過影片能在這個電影音樂節上映,他感到很高興。

此外,由Bilibili和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聯合舉辦的2022年度“格致科學傳播獎”最近公布獲獎名單,蘇鏑珂被評選為“年度學生創作者”,“未曾想到有這麼多網友和我一樣,喜歡在屏幕前觀察著洋麵上的這些“精靈”旋轉跳躍,蓬勃成長,而恰恰也是因為我以前做的台風短片《台風的故事》,我們在過去的三年裏幫助更多人認識這些天空中的風雲變幻。”

蘇鏑珂在2022年追的風可能比去年翻了一倍,僅在東北就跑了兩三千公裏,7月份的“暹芭”和9月份的“梅花”這兩個台風登陸時,都曾經穿越台風眼。這幾天他又來到大興安嶺,準備追逐一下風雪天氣。明年的追風行動還會繼續,“因為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去探索,紀錄片可能每年也會進行更新。”

《風暴之下》上線,蘇鏑珂難掩激動,他說:“童年的時候,看著漫天雲卷雲舒,一顆種子已經悄然播下。少年時,看著一場場風暴給人們帶去災難和傷亡,這顆種子生根發芽。五年前,尚在高中的我下定決心,打算拍一部屬於我們中國人自己的風暴紀錄電影,這顆種子開始茁壯成長。如今曆時5年,在中華大地驅車5萬公裏,近200個風暴的拍攝之後,它終於含苞待放了,我終於可以自豪地說,屬於我們中國的風暴紀錄電影,它要來了!”

紫牛新聞記者|宋世鋒

編輯|張冰晶

剪輯|萬惠娟

主編|陳迪晨

視頻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紫牛新聞常年法律顧問:

北京大成(南京)律師事務所唐迎鸞律師

| 微矩陣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