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陽”?鍾南山院士:不可取!
2022-12-16 07:25

QQ截圖20221216072748.jpg

  ●加強防護(戴口罩、保持距離、減少公眾聚集等);

  ●不應為感染而害怕;

  ●大多數感染者不需要去醫院;

  ●居家注意常做抗原檢測;

  ●若持續發熱一定要去醫院;

  ●患一般慢性病老年人也要打疫苗;

  ●囤藥沒有太大必要;

  ●“老藥新用”要經嚴格實驗。

  12月15日,在中山大學舉行的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主講:新冠(Omicron)疫情動態及應對。

  新冠病毒“北強南弱”?

  鍾南山:兩種毒株沒有明顯差異

  在講堂上,鍾南山表示,廣州流行毒株為BA.5.2;北方流行毒株BF.7(BA.5.2.1.7的簡稱),是在BA.5.2基礎上的突變株。總體來看,兩種毒株沒有明顯差異。

  鍾南山表示,在北方,潛伏期進一步縮短,患者在感染次日即出現傳染性。大部分人在感染後沒有很明顯的症狀,即無症狀感染者。部分人出現咽幹、咽痛、幹咳、頭痛、發熱等症狀,即為輕型患者。他指出,發熱溫度高、全身疼痛讓患者很不舒服,但這與醫學上的重症輕症是兩回事,並不是說疼痛得厲害就是重症。

  奧密克戎變異越快傳染性越強

  鍾南山表示,在奧密克戎出來以前,貝塔、伽馬、德爾塔等毒株有變異,但是變異不多。但從2022年的傳播數據來看,奧密克戎明顯比原來的毒株變異要快得多。目前,奧密克戎突變頻率越來越高,現在總突變率已經達到96.4%,換句話說,還沒有出現突變的,隻有不到4%,接近飽和。所以,奧密克戎的突變越多,對疫苗對各方麵抵抗力就越強,傳染性就越厲害。

  為何不主張“大家一起陽”?

  鍾南山表示,奧密克戎(BA.4/5,BF.7)感染不可怕,絕大多數可在7—10天完全恢複。

  鍾南山提到,現在有種說法“早也陽、晚也陽、不如大家一起陽”,這種觀念不可取。預防感染仍然重要,中國人口基數大,慎防短期內大規模感染,影響正常社會秩序,導致新的變異毒株出現。

  他指出,一方麵,強烈呼籲加速疫苗,特別是異種疫苗的加強接種。另一方麵,個人的防護也很重要,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遵守一米線。此外,還要加強對藥物的推進和第三期臨床的試驗,推進審批過程,加快上市。

  無症狀感染者基本沒有新冠“後遺症”

  此外,鍾南山表示,一項蘇格蘭大型隊列研究顯示,無症狀感染者與後遺症之間無顯著相關。無症狀感染者出現“後遺症”症狀的風險並未高於未感染者。

  感染前接種疫苗的患者,出現“後遺症”的風險下降,如嗅覺障礙風險下降42%;味覺障礙風險下降39%;聽覺障礙風險下降40%。他表示,醫學上對於後遺症有嚴格的定義,指的是疾病造成的損害終身存在。現在一些所謂新冠後遺症更是一種主觀感受,比如全身疲勞和腦霧等,主要是因為精神心理影響導致的。我們不能叫它後遺症,目前還沒看到新冠肺炎特別明顯的對器官引起長期功能不全的案例。

  他還提到,卡塔爾一項研究顯示,奧密克戎感染一次後,患者一年內有76.2%概率不會有症狀。

  綜合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等

| 微矩陣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