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創“教育資助、醫療救助、生活幫助”機製 溧陽403名失親困境青少年首享專項幫扶
來源:紫牛新聞
2025-01-23 22:45

日前,溧陽市啟動一項特殊幫扶基金,為該市403名失親困境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教育資助、醫療救助、生活幫助”三位一體慈善幫扶,首批發放教育、生活、醫療等專項資助79.1萬元。

去年春節前,溧陽市市長周永強在帶隊慰問困難群眾時了解到,40多歲的卯某丈夫早逝,要撫養兩個還在上學的女兒,盡管她們家己被當地納入低保,她還被安排在小區物業工作,但生活仍較困難。

根據周永強市長的要求,溧陽市相關部門著手摸排全市類似情況,研究幫扶辦法。詳細摸排顯示,在溧陽全市,父母一方離世、另一方未重組家庭,且生活相對困難的青少年共有403名。

為精準、及時幫扶,當地政府建起信息庫,動態更新這些青少年的基本情況和成長需求。在政府部門會商會上,溧陽市慈善總會會長夏國浩表示,溧陽市政府在社會救助方麵做到“應保盡保”,但失親青少年群體存在的實際困難,未能得到社會充分關注,而慈善機構應當“拾遺補缺”,做好政府救助職能的補充。

為此,溧陽市慈善總會設立500萬元“失親困境青少年幫扶基金”,並由共青團溧陽市委和溧陽市民政局、教育局、慈善總會聯合出台《失親困境青少年幫扶活動方案》,為失親困境青少年提供“教育資助、醫療救助、生活幫助”等支持。

根據該方案,溧陽團市委負責具體操作,民政局、教育局全力配合,慈善總會籌集資金與審核發放,通過學校、村(社區)、團組織,形成“發現—監測—救助—再救助”幫扶全流程,確保對符合條件的青少年應助盡助,對新錄取或在讀的大學生給予每年6000元資助,對患有重大疾病的給予每年2萬元的醫療救助,對家庭生活困難的給予每年1000元至3000元的資金幫助。

從“各司其職”到“協同推進”,幫扶行動吸引了眾多愛心人士參與。一年來,溧陽團市委還為失親困境青少年改造“夢想小屋”30間;招募結對“希望家長”60對;開展走訪慰問活動300餘次;舉行暑期公益托班服務,覆蓋人群超50%……

溧陽團市委一名青年幹部表示,下一步將持續“跟進”、“跟好”失親困境青少年成長成才全過程,幫助他們走好成長路、擁抱美好未來。

通訊員 李金堂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畢俊星

校對 盛媛媛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