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長假,你想好去哪玩了嗎?今天,我們來說說假日經濟。這個清明小長假,多地民宿預訂火爆,國內機票、酒店預訂量也較去年同期顯著增長。
如今的“假日”不同於以往,從“新增除夕為法定節假日”“探索設置中小學春秋假”,到“鼓勵帶薪年休假與小長假連休、彈性錯峰休假”,休假製度的每一次優化都備受關注。因為這既有助於讓人們更好地與家人共享假日溫馨,也是經濟發展賦能的有力體現。“勞有所得、休有所樂”,休假製度的完善更彰顯了“以人為本”的理念,讓大家有更多閑暇時光,更自主地選擇休假時間,去放鬆身心、休閑娛樂。新的消費動能得以釋放的同時,個人也能以更加飽滿的狀態投入到日常工作中,為社會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假日經濟是體驗度較高的經濟形態,“以人為本”同樣也要體現在假日經濟的品質和內核上。如今,越來越多的旅遊目的地開始聚焦遊客的個性化需求,比如推出了諸如親子研學遊、老年康養遊、青年戶外探險遊等多元化線路;很多景區用上了大數據等科技手段,路線、客流量隨時可查,VR設備等也大大豐富了體驗感。
此外,有關方麵還要做好遊客衣食住行保障,特別是服務細節。比如交通,相關部門需充分調動航空、鐵路、公路等各類運力資源,優化交通線路,讓廣大遊客出行更舒適、更便捷。
總而言之,要讓假日經濟持續保有熱度,須不斷注入“詩與遠方”的人文溫度,才能讓每一個假日都成為大家期待的美好時光。
晶采觀察,下期見!
編審:陶玉德
統籌:劉娜 薑葳
記者:王晶
拍攝:魏浩宇
剪輯:範博韜
設計: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