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人氣寶藏•徐州篇|漢畫像石上,古人的朋友圈
2022-12-18 14:18

東漢舞樂車馬/漢畫像石拓片

對於死亡的恐懼,可以說每個人都是與生俱來。隻不過漢代人安慰自己:死亡不是生命的完結,而是生命形式的一種轉換,以另一種形式到另一個世界存在。所以,事死如生,把生前的生活場景帶到墓葬中。從畫像石上所刻的車馬出行、樂舞百戲、狩獵圖、庖廚圖、樓閣圖、宴飲圖等,我們能感受到那股對生之熱烈的渴望。

徐州,自古以來就是藏龍臥虎之地。距古城徐州80公裏,有古下邳國遺址所在——睢寧。睢寧縣屬淮河流域,古有泗、淮兩水橫貫全境。自南宋時黃河奪淮入海後,黃水經常泛濫成災。1218年建縣時,取名“睢寧”,以求“睢水安寧”。這裏早在新石器時期已有人類居住。東漢末年群雄逐鹿,陶謙三讓徐州、呂布殞命白門樓、關羽降漢不降曹等膾炙人口的三國故事,紛紛在此地上演。睢寧縣博物館始建於1991年,新館於2017年建成開放,建築麵積約5000平米。

東漢舞樂車馬/漢畫像石

東漢舞樂車馬/漢畫像石,睢寧縣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國家一級文物。這也是本次江蘇人氣寶藏唯一一件入選的縣級博物館藏品。出土於睢寧縣墓山漢畫像石一號墓前室。

要回溯時空,去捕捉漢代人的精神風貌,地下墓室無疑能為我們打開一扇洞見的窗戶。

從睢寧姚集鎮張圩墓山出土的該塊漢畫像石,縱116cm 橫210cm ;

畫分三格,上格刻夔龍鳳鳥,以示祥瑞。

中間一格為建築樂舞圖,畫麵中間刻有一座三層重閣,底層為門房和兩廡,門房兩扉開啟,一輛軺車駛出,門扉上飾有鋪首,門外還有闕樓。該樓閣每間自成單元施柱加簷,每層麵闊逐層縮小,形成“重樓閣道”高低錯落的雄壯氣勢。樓閣內外有五位持幢的官吏,“幢蓋,將軍刺吏之儀也”(《文選》李注),可見主人身份之高。院外為舞樂表演,有建鼓舞,飛簷倒立,蹴鞠表演等,還有排簫,笙竽伴奏及觀者。

下格刻車馬出行,一輛無帷軺車引前,應為導車。二導騎手執長條旗,應為旌,其後為加幡軺車,它是在車輢上部加一對車耳,為身份較高者所乘,最後為二騎吏和一從車,從車為無帷軺車。

睢寧縣博物館館長、副研究員徐娟表示:這幅漢畫像石構圖豐滿靈活、內容豐富,雕刻技法高超,是反映睢寧漢畫像石藝術成就的代表作。同時,它體現了漢代的官級製度,反映了漢代的生活、思想意識、文化藝術等方麵,對於研究漢代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漢代的厚葬習俗是睢寧漢畫像石產生和發展的社會基礎。

睢寧縣博物館

到東漢甚至以葬禮隆重與否、墓室修建及陪葬品的質量、祭奠是否用心用力等標準來考量一個人的孝順程度,而這些又可能影響到此人的仕途發展。

漢畫像石是古代孝文化的產物,是成教化助人倫的古代樣板,是陽春白雪與下裏巴人共賞之物。

三國英雄塚,兩漢文明鄉。睢寧博物館的藏品讓人們有一種穿越時空的錯覺,再回首,那些漢畫像石上栩栩如生的畫麵仿佛是古人的朋友圈,曆經滄桑卻仍然詳實地記錄著數千年前的每一天。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馮秋紅

出品人: 王文堅

總策劃:李軍 傅晴

製片: 馮秋紅 童光晶 高南佳

編導:馮秋紅

執行:薛柏

統籌:宋嶠

剪輯:朱雨柔

動畫:趙岑

封麵:肖甜

指導:

江蘇省委網信辦

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

特別支持:

上汽大眾

出品:

紫牛新聞/揚子晚報網

校對 徐珩

| 微矩陣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