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新聞眼丨習近平主席第10次發表新年賀詞:“讓明天的中國更美好”
2023-01-01 08:24

2023年新年前夕,習近平主席發表新年賀詞。這個溫暖而堅定的聲音,已經陪伴我們走過十個跨年之夜。

回望過去這一年,很多人都在感慨生活的不容易。正因為不容易,走進新一年的我們,更加充盈著對美好未來的期待,更加需要鼓足力量去創造美好。

把14億多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擔子很重,責無旁貸。習主席在賀詞中說,“我們要一往無前、頑強拚搏,讓明天的中國更美好。”

01

美好·信心

展望明天的中國,必先回眸今天的中國。

習近平主席在2023年新年賀詞中說,今天的中國,是夢想接連實現的中國,是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是賡續民族精神的中國……

今天的中國,乃是明天的中國更美好的信心之源。

△2022年10月16日,黨的二十大開幕當天早晨的天安門廣場。(總台央視記者範學禹拍攝)

前不久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多次談到信心:“要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要“大力提振市場信心”,“要從戰略全局出發,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目張做好工作”。

在新年賀詞中,習主席再談信心。

習主席在賀詞中說,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麵依然不變。“隻要篤定信心、穩中求進,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的既定目標。”信心,源自發展優勢。

習主席說,“每當辭舊迎新,總會念及中華民族千年傳承的浩然之氣,倍增前行信心。”信心,源自精神傳承。

“安危不貳其誌,險易不革其心。”越是困難時刻,越要堅定信心。

△2022年10月,習近平赴河南安陽殷墟遺址考察。這是殷墟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亞長牛尊。(總台央視記者範一鳴拍攝)

信心,源自黨的二十大擘畫的宏偉藍圖。信心,源自這一年殊為不易的發展成就。

信心,也源自因時因勢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帶來的積極變化。習主席在新年賀詞中說,“目前,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仍是吃勁的時候,大家都在堅忍不拔努力,曙光就在前頭。”

信心比黃金更寶貴。無論什麼樣的風雨,都無法阻擋中國人民奔向美好生活的腳步。

02

美好·奮鬥

如何讓明天的中國更美好?習近平主席在2023年新年賀詞中,重點談了三個方麵:奮鬥創造奇跡,力量源於團結,希望寄予青年。

奮鬥,是第一個關鍵詞。

△2022年10月,黨的二十大會場。(總台記者廖江衡拍攝)

2022年6月,習近平四川之行,專程去了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的故居——三蘇祠。三蘇之中,他引用最多的是蘇軾的名言。

在新年賀詞中,習主席再次引用了東坡先生的一句話:“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強調的就是奮鬥。

習主席說,隻要有愚公移山的誌氣、滴水穿石的毅力,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積跬步以至千裏,就一定能把宏偉目標變為美好現實。

△三蘇祠內的蘇東坡雕塑。(總台央視記者楊新禹拍攝)

黨的二十大後,習主席和同事們一起去了延安。在新年賀詞中,他談起延安之行的感悟:中國共產黨百年櫛風沐雨、披荊斬棘,曆程何其艱辛又何其偉大。

習主席也再次講起他常說的一句話,“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強調的也是奮鬥。

△俯瞰延安革命紀念館。(總台記者錢金庫、劉海濤拍攝)

回顧習主席十年間的新年賀詞,從“天上不會掉餡餅,努力奮鬥才能夢想成真”,到“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再到“征途漫漫,惟有奮鬥”,“奮鬥”始終是醒目的關鍵詞。

為美好生活而奮鬥,人世間最美好的事,莫過於此。

△2022年9月,習近平參觀“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這一展覽設在北京展覽館。(總台央視記者彭漢明拍攝)

03

美好·團結

讓明天的中國更美好,離不開奮鬥。要奮鬥,離不開團結。

習近平主席曾說,“圍繞明確奮鬥目標形成的團結才是最牢固的團結,依靠緊密團結進行的奮鬥才是最有力的奮鬥。”

團結,是第二個關鍵詞。

△新疆烏魯木齊市天山區固原巷社區黨群服務中心。2022年7月,習近平曾到這裏考察。(總台記者馮超拍攝)

“虛心公聽,言無逆遜,唯是之從。”這是執政黨應有的胸襟,也是搞好團結的法寶。

習主席曾說,要把我們這樣一個大黨大國治理好,就要掌握方方麵麵的情況,這就要靠發揚黨內民主而來,靠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廣泛聽取民聲、彙聚民意而來。

在2023年新年賀詞中,習主席說,中國這麼大,不同人會有不同訴求,對同一件事也會有不同看法,這很正常,要通過溝通協商凝聚共識。

△湖北武漢智苑社區的誌願服務客廳議事現場。(總台央視記者楊立峰拍攝)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勝利。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充分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

在新年賀詞中,習主席說,14億多中國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舟共濟、眾誌成城,就沒有幹不成的事、邁不過的坎。

△2022年10月,習近平赴河南紅旗渠考察。這是當年由300名青年組成突擊隊鑿通的輸水隧洞——青年洞。(總台央視記者程铖拍攝)

三年前這一刻,在發表2020年新年賀詞時,習主席表達了他對香港的牽掛:“沒有和諧穩定的環境,怎會有安居樂業的家園!真誠希望香港好、香港同胞好。”

時隔三年,在2023年新年賀詞中,習主席說,“今年我去了香港,看到香港將由治及興十分欣慰。”堅定不移落實好“一國兩製”,香港、澳門必將長期繁榮穩定。

在賀詞中,習主席深情地說,海峽兩岸一家親。衷心希望兩岸同胞相向而行、攜手並進,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

△2022年6月30日,香港高鐵西九龍站歡迎儀式現場的小朋友。(總台央視記者王哈男拍攝)

04

美好·希望

過去一年,習近平主席多次表達對青年人的厚愛和希冀。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他強調,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

在慶祝中國共青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他說,青年之於黨和國家而言,最值得愛護、最值得期待。

在考察香港科學園時,他指出,青年人是全社會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創造性的群體,也是推動創科發展的生力軍。

△2022年5月,慶祝中國共青團成立100周年大會在京舉行。這是清華大學學生代表走入會場。(總台央視記者彭漢明拍攝)

這份厚愛和希冀,也體現在2023年新年賀詞中。

習主席說,青年興則國家興,中國發展要靠廣大青年挺膺擔當。年輕充滿朝氣,青春孕育希望。廣大青年要厚植家國情懷、涵養進取品格,以奮鬥姿態激揚青春,不負時代,不負華年。

△2022年4月,習近平來到海南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小鏟灘港區考察。這是當天的現場作業人員、掛職幹部代表等。(總台央視記者馬超拍攝)

這份對青年人的厚愛和希冀,來自百年大黨的深謀遠慮。

黨的第三個曆史決議指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需要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接續奮鬥,必須抓好後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

在去年“七一”講話中,習近平指出,“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

在2023年新年賀詞中,他再次強調,“明天的中國,希望寄予青年。”

最憧憬美好的青年人,正在擔負起實現美好的責任。

05

美好·天下

中國人不僅希望自己生活美好,也希望各國人民同樣生活美好。“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習近平主席在2023年新年賀詞中說,今天的中國,是緊密聯係世界的中國。

這一年,中國元首外交既有“屏對屏”,也有“麵對麵”,既有“請進來”,又有“走出去”,其中“一大主場”北京冬奧會,“兩大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三大訪問”中亞之行、東南亞之行、中東之行,尤其令人矚目。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吉祥物亮相北京人民大會堂。(總台央視記者張宇拍攝)

在新年賀詞中,習主席說,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並不太平。我們始終如一珍視和平和發展,始終如一珍惜朋友和夥伴,堅定站在曆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努力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2022年9月16日,習近平赴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出席上合峰會。這是小範圍會談現場的中方桌簽。(總台央視記者黃京輝拍攝)

在2021年新年賀詞中,習主席說,經曆了一年來的風雨,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切體會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

如今,新冠疫情延宕,世界變亂交織,人們越來越認同習主席提出的理念:世界各國乘坐在一條命運與共的大船上,要穿越驚濤駭浪、駛向光明未來,必須同舟共濟,企圖把誰扔下大海都是不可接受的。

中國方案,胸懷天下,穿透陰霾,照亮未來。

△2022年11月15日,G20巴厘島峰會迎接儀式在這裏舉行。(總台央視記者段德文拍攝)

在2023年新年賀詞的結尾,習近平主席說,祝願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祝願世界和平美好、幸福安寧!祝願大家新年快樂、皆得所願!

經曆過2022年,我們聽懂了這些話的深意與深情。14億多中國人,人同此心,心同此願。

讓我們懷著對未來的美好向往,共同迎接2023年的第一縷陽光。

監製丨申勇

主筆丨龔雪輝 鬱振一 劉瑞琳

責編丨侯豔 劉會民 蔡靖驫 李晉

記者丨覃思 盧心雨 朱超 楊立峰 馬喆

攝影丨總台時政攝影團隊

視覺丨陳括 張晶 齊歡

編輯丨王尊

責任編輯:翟子昊

點擊視頻

| 微矩陣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