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麵|中國首位古龠演奏非遺傳承人於東波:帶你穿越9000年的時空
2021-12-09 15:47:20

11月27日,上古樂器“龠”(讀yuè)驚豔亮相於央視一套黃金檔節目《中國考古大會》,南京民族樂團演奏家於東波現場奏響“賈湖骨龠”和《中國考古大會》的片尾主題曲。1981年出生的於東波是笛子、簫、塤、龠演奏家,也是中國首位古龠演奏非遺傳承人。上周,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來到他位於南京油坊橋的工作室,現場見識了龠等樂器並聽他講了他與 “龠”的故事。

“龠”是中國笛類樂器的先祖,央視節目為它正本清源

記者發現,於東波受訪時所穿的袍子正是央視節目中穿的那件,他憨笑說,他的多件漢服都是在夫子廟做國學禮儀指導的妻子搭配的,而且說起來,他與龠結緣也跟妻子有關。

龠,有17筆畫,對很多人來說很陌生。當《中國考古大會》節目中傳來它悠揚婉轉的聲音時,觀眾瞬間驚豔,“仿佛穿越9000年的時空。”

這一期節目講述的是“賈湖遺址”,正是在賈湖遺址發現了誕生於新石器時代的古老樂器“龠”。據曆代文獻記載,龠,源於先民使用的吹火管,是一種如笛似笛的“單管”樂器,是中國笛類樂器的先祖。但長期以來,古龠的真實形製及吹法一直是難解之謎。

1986年到2013年,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分三批出土了40餘件用仙鶴等猛禽翅膀的骨頭製作的管狀樂器,經鑒定,是人類史前的傑出吹管樂器,至今已有9000多年的曆史。後經上海師範大學教授、著名笛龠籟演奏家、音樂史學家劉正國考證,該樂器被定名為“賈湖骨龠”,至此破解了“龠如笛”的千古之迷”,這一發現也改寫了中國和世界的音樂史。

於東波是劉正國教授的弟子。今年上半年,於東波還跟劉正國一起參與了賈湖出土的第三批“賈湖骨龠”掃描修複的測音工作。

於東波告訴記者,龠能登上央視節目的意義非常重大,一方麵,賈湖骨龠得以正本清源,它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早七音階管樂器。另一方麵,現場用3D打印技術,建模、樹脂材料打印、成型、鑽孔……對骨龠進行複原後並演奏,為9000年龠文化的傳承和普及打下了基礎。

一般人是無法吹響賈湖骨龠的,節目裏的主持人也不例外,於東波現場演示了正確的演奏方法,和其他樂器不同,它既不是橫吹,也不是豎吹,因為它沒有吹口,是用細的一頭斜吹出聲的。很多網友表示,聽到的一瞬間就呆住了。

“第一次吹龠,我渾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於東波是南通人,父親和爺爺都喜歡吹笛子,吹了30多年笛子的他能與“笛子的祖先”龠結下緣分,他搓著手說,“想一想,都覺得興奮”。

“2001年賈湖出土第二批文物時,那會我就聽說其中有新石器時代的笛子,笛子的曆史將改寫。”於東波回憶說,可能從那時起,“龠”就在他心裏埋下了種子。

2014年9月,在南京名城會上,南京民族樂團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樂團有一個合作演出,“當時我看到一個外國演奏家吹奏一種阿拉伯地區的笛子,無吹孔,他采用的是斜吹演奏,我就找他學這樣的演奏方式。他說他吹的這個樂器叫’NEY’,我當時心裏一動:難道是古漢語的音譯?也許就是’籟’。而籟,就是龠的俗稱。”於東波告訴記者,機緣巧合的是,他的妻子是夫子廟的國學禮儀指導,她看到“龠”這個字時,也告訴他一個有用的信息,夫子廟每年的祭孔大典中所跳的佾舞,舞者一隻手執翟、一隻手執龠,代表了儒家的禮樂文化。

在妻子的幫助下,於東波查找閱讀了很多劉正國教授的文章和古代關於龠的資料,他就很想自己動手複製一個,“賈湖出土的骨龠多由仙鶴、大鷹等猛禽的翅膀尺骨製成,2016年我在川藏線上偶得了老的尺骨原材料,自己嚐試進行了仿製。”

到現在,於東波都還記得自己第一次摸索著吹龠時的心情,“聲音吹響的一刹那,我渾身雞皮疙瘩都出來了。我當時就在想,人類9000年前有什麼我不知道,但我找到了9000年前的聲音啊!”

自創曲目《諸神的蹤跡》,意外打開“圈子”

9000年前的聲音穿越時空抵達當下,於東波隱約感覺自己打開了一扇未知的“門”。

有了屬於自己的龠,於東波就有了底氣,他想著該有龠的獨奏曲目。既然龠來自9000年前,他第一想到的就是中國神話,很快就創作出《諸神的蹤跡》,“中國人的曆史看似說神,實際上說人,把一個個鮮活的曆史人物奉若神明,講述世代傳承的華夏精神,我想用此曲向華夏先祖致敬,讓我們的生命更加延展”。

經過伴奏、錄製、合成,賈湖骨龠獨奏《諸神的蹤跡》在網上廣為流傳,正是這首曲子,讓於東波連續“出圈”。

經過多次裂變式傳播,研究賈湖骨龠的上海師範大學教授劉正國聽到了這首曲子,於東波則順利地拜他為師,師父劉正國糾正了於東波之前複製骨龠形製和斜吹技巧上的錯誤,使他漸得骨龠演奏的正宗。

好奇心強烈的於東波想更多吹響它,可是原材料太稀缺,不足以支撐他的練習以及對龠的推廣普及,“我當時就覺得,這得借助現代高科技啊”,就順理成章地想到了3D打印,它可以幫助更加精確地複原各種骨龠,在環保的基礎上也可以將骨龠介紹給更多人。

真的是“不會鑽孔的切割家不是好演奏家”,記者一眼就看到了他工作室角落裏的3D打印機、切割機和鑽孔器等工具。他笑說,當時一門心思要複製龠,就想了很多笨方法,自己買了3D打印機,結果發現不僅速度太慢,而且自己還要研究軟件,“術有專攻,應該讓專業人做專業事,我就找到了金陵科技學院3D打印實驗室的王佳春老師,很快就組建了考古複原測音和研發團隊一起合作起來,掃描打印、定數據、測音、校準……現在3D打印出來的複製龠,在樹脂材料中填充一些骨粉,音質已經非常非常接近了。”

而去年1月,從事紅山文化收藏研究多年的遼寧省朝陽市德輔博物館館長王冬力,也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於東波演奏《諸神的蹤跡》的MV視頻,他剛好想找“知音”幫忙研究其館內收藏的興隆窪文化時期距今7400—8200年前的骨龠。經朋友牽線相識後,於東波和師父劉正國一起前往,經過多次測音,將其定為“興隆窪骨龠”, “興隆窪骨龠、賈湖骨龠都是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樂器,同一曆史時期南北都發現了骨龠,但是各有差異,基礎音階也各有特點。”

現在它是“點綴”,但“我有好奇心讓它’走出去’”

“真的很好玩!”聊到龠,聊到這些年做的跟龠相關的事情時於東波總是這樣感歎,而且聊及此,他的身體會激動地不自覺前傾。很顯然,他對龠很癡迷,今年他剛拿到“古龠演奏非遺傳承人”的身份,而且是中國第一位。同時,他也發現,自己麵前有一大片待開發的音樂天地,可作為的地方實在是很多。

這兩年,他每天都要練習吹奏龠,“龠由於演奏的人少,了解它的作曲家也很少,目前放到樂隊中去的話,它還隻是一件’色彩樂器’,是一種點綴。”但是在摸索中,於東波漸漸掌握了龠的脾性,“它的音域可以達到近三個八度,音樂張力很強,有非常多的特點,比如它有真、假兩種音色,就好比一個人唱歌,唱不上去了就用假聲唱一樣,而這是笛子所沒有的本領。比如,龠能吹出很多種風格,歡快一點的,優雅一點的,強如洪鍾,弱如發絲都可以,所以目前它作為獨奏樂器也非常出彩!”

現場為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演示龠的吹法 戎毅曄 攝

為了證明龠不挑曲子,於東波現場給記者甚至吹了爵士樂,以及具有濃濃新年氣氛的祝福曲子。記者之前也聽過他與劉正國老師在錄製《中國考古大會》主題曲時,用賈湖骨龠即興合作了一曲《我的祖國》,可謂千變萬化,各有風韻。

“小小一支骨龠的發現意義非凡,它是東方文明之骨,是根。骨頭還在,根就有生命力,9000年前的樂器,現代人把它吹響了,文明的根就再次發芽了。”於東波不止一次這麼跟媒體跟觀眾這樣說。

讓龠“走出去”,是於東波現在在做的。去年武漢疫情爆發,南京文藝界用多種形式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文藝支援”。南京民族樂團出品了“盤古之音樂詩和鳴《戰瘟神》”,《戰瘟神》的演奏樂器主要是古籟和賈湖骨龠,於東波演奏龠奏響了南京“戰疫強音”。 他還推出了公益講座和演出,比如,進高校推出《9000年的回響——於東波曆代吹孔樂器收藏與複原》主題講座,線上線下同步直播,讓更多人了解龠。比如,去年南京文化藝術節“遇見夜金陵”活動中,南京民族樂團在新街口正洪街廣場演出,於東波在街頭給市民普及龠。另外也進劇院演奏龠,去年南京民族樂團在江蘇大劇院演出了一場吹孔秀《九千年的回響》,他現場還做講解……

於東波深知,經過央視節目的普及,龠正在被更多人知道,雖然起步晚,但也需要慢慢來,畢竟會演奏它的人屈指可數,它的獨奏曲目也還是空白,需要讓更多音樂家關注到它,幫忙出更多作品,這樣才能讓更多觀眾聽到,“對我而言,我一開始對龠是一種好奇心驅動,覺得它好玩有趣。有好奇心才有創造力嘛,如今我發現這是一個寶藏,需要自己去開發,雖然路上也許會孤獨,但一想到可能會挖掘出更多新東西,我就很興奮。”

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的采訪 戎毅曄 攝

【快問快答】

K=孔小平

Y=於東波

K:你的工作室裏有鋼琴,是女兒在學嗎?

Y:對,她還小,還沒有氣力和握力去吹笛甚至龠,先音樂入門,後麵看她興趣。

K:妻子對你推廣龠的幫助大嗎?

Y:很大。她是學中文的,後來去韓國留學讀研,發現國外對傳統文化禮儀非常重視,她回國就想在這方麵做推廣,夫子廟的漢服社團她也在做。

我們也會合作做一些漢風錄製拍攝。其實我做音樂,她做禮儀,合起來就是“禮樂”。她又在夫子廟工作,真的是應了孔子那句“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想想也很有趣。

K:劉正國師父在上海,你們日常聯係多嗎?會經常聊龠嗎?

Y:對,我們經常打電話溝通,經常分享,他在夫子廟附近開了“劉正國骨龠工作室”。因為夫子廟每年舉行祭孔大典,每次都會用到龠,很契合。所以,我們想一起把工作室這件事做好。

K:還有更多具體的計劃去推廣龠嗎?

Y:不要著急。一步一步來。我也在短視頻APP開了賬戶,粉絲也很可觀,他們也很喜歡。有一次發了一段我在60萬年前的南京古猿人洞遺址做的即興演出,有人留言說聽得直起雞皮疙瘩,感覺很神奇。

文 |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孔小平

圖由受訪者提供(除署名外)

視頻 | 戎毅曄 於房浩

剪輯 | 戴哲涵

麵對麵係列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摘編

校對 徐珩

| 微矩陣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