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新冠毒株會同時感染嗎?
2022-12-15 20:07:06

近日,一則消息在互聯網上迅速傳開:消息稱因為北京流行的是BF.7毒株,而廣州則是BA.5.2毒株,所以北京更多出現高燒等症狀,而廣州的則大多無症狀。

網友供圖

也有一些網友開始擔心如果近期需要出差,會不會先後感染、甚至同時感染這兩種毒株。

那麼,這些關於毒株和症狀的說法有依據嗎?普通人需要不需要擔心同時感染的情況?

01 新冠毒株究竟是什麼?

要想回答這兩個問題,我們需要先了解“變種”和“毒株”這兩個常見名詞之間的關係。

首先,所有的病毒都會發生變異,新冠病毒也不例外。在大部分情況下,病毒的變異不會讓它的特性發生什麼明顯的改變,但有的時候,一些變異會明顯改變病毒的特性,比如傳播力更強,或是致病能力更高等。

為了更好地追蹤全球新冠疫情的變化趨勢,及亚博体育最新app下载 估病毒的危害程度,並在第一時間做出應對,世界衛生組織和全球的合作夥伴們自2020年1月起,就開始監測新冠病毒的演化情況。對於其中一些尤其值得關注的新冠病毒變異株,世界衛生組織會以希臘字母為其命名,比如早期的阿爾法變種、貝塔變種,或是德爾塔變種。目前在全球流行的奧密克戎,同樣也是一類新冠變種[1]。

從上到下依次是阿爾法、貝塔、伽馬、德爾塔變種。圖源:世界衛生組織官網

自出現後,奧密克戎變種迅速在全球占據了統治性的地位。2022年2月的一次分析發現,全世界大約98%的感染都由奧密克戎變種引起。由於這些感染出現在全球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它們也傾向於在各地出現相對獨立的演化[1]。

變異株(變種)的“開枝散葉”,就誕生了同一變種下的多個亞型株,也就是上圖所說的 “後代譜係”。

開頭所說的BF.7毒株和BA.5.2毒株,指的就是奧密克戎變種下的兩個亞型株。BF.7是從BA.5演變而來,盡管代號不同,但它們都屬於奧密克戎變種這一分支。

02 代號數字,不代表毒株強弱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代號隻是為了方便記錄病毒的演化關係,並不代表兩種毒株之間具有明顯的差異,更不是“升級”。比如BA.1、BA.3和BA.5都屬於奧密克戎變種,但這不意味著BA.3就是BA.1的3.0版本,或者BA.5就比BA.3更強大。

甚至並不意味著BA.5就比BA.3更晚被發現。事實上,BA.1最早發現於2020年6月18日,而BA.3和BA.5的發現時間則分別是2021年的11月23日,以及2020年的7月20日[2]。

奧密克戎變種的演化示意圖。參考文獻[6]

當然,如果未來,奧密克戎變種下的哪個毒株最終呈現出和奧密克戎變種截然不同的特性,差異大到不再能視為奧密克戎的亞型株了,那麼世界衛生組織會考慮用新的希臘字母為其命名,屆時我們也不會再稱它為奧密克戎變種。但反過來講,目前世界衛生組織還沒有這麼做,也表明在他們看來,奧密克戎變種分支下諸多毒株之間的差異性並沒有那麼大[1]。

換句話說,除非未來的研究表明這兩種毒株的確在致病性上存在明顯的區別,否則當下北京和廣州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症狀差異,不大可能是由感染毒株本身的特性所引起的。隻要該病毒還是奧密克戎分支,病毒的毒性、致病力和傳染性不會有本質的改變。

03 那我會同時感染多種新冠毒株嗎?

這個問題其實要分成幾種不同的情況討論。比如大家最關心的:如果自己感染了廣州流行的BA.5.2毒株,而室友感染了BF.7毒株,那麼兩人會不會“串著感染”,同時感染BA.5.2和BF.7?

理論上說,誰也無法排除這種可能性。但從過去幾年的記錄上看,這樣的病例少之又少。去年,路透社報道一名90歲的比利時婦女同時感染了阿爾法變種和貝塔變種,她也被認為是首個感染兩種不同新冠變種的病例[3]。值得一提的是,這名感染者已經90歲高齡,且沒有接種過疫苗,免疫力並不如常人。之後,巴西也報出一些感染雙重變種的病例[4]。

但這些都是基於不同的變種。而我們所說的BA.5.2和BF.7,都屬於同一變種(奧密克戎)。

也就是說,“會不會同時感染BA.5.2和BF.7”這個問題,問的是有沒有可能在感染一類奧密克戎亞型株的同時,感染另一類病毒特性區別不大的奧密克戎亞型株。

對於BA.5.2和BF.7,我們還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研究來回答這個問題。但今年早些時候,《自然》雜誌曾指出如果曾在奧密克戎爆發初期(2021年冬)感染了BA.1毒株,那麼就不大可能在後續的BA.2毒株爆發時(2022年春)再次感染[5],算是間接給出了參考。但這也隻是基於目前的監測數據所能得到的結論,尚需要不斷地對病毒變異進行監測。

如果我們去掉“同時”這個前提,將問題改為:如果曾感染了一個亞型的奧密克戎變種病毒,有沒有可能在將來感染另一個亞型的奧密克戎變種病毒,放到一個較長時間段來看,這個可能性就變高了許多。冠狀病毒的一個特點就是人體對其的免疫力並不能持續終身,即便是接種過疫苗,並且感染過新冠,也不是“終身免疫”的保證,這和許多病毒不一樣。

目前,科學家們正在進行很多關於“重複感染”的研究,希望了解什麼樣的情況更容易重複感染,以及免疫力能維持多久等。

一個可以參考的時間段是“90天”,也就是在新冠感染康複的3個月內,不大可能再次感染新冠病毒。這個數字並不是一個金標準,也存在一些不到90天就重複感染的病例,但可以作為一個簡單的免疫力評估參考。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針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也會逐漸下降。

但隻要做好疫苗接種,並做好佩戴口罩、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等個人防護,我們依然能夠降低重複感染的風險,或是在重複感染時減輕症狀。所以在過年前,我們應該不需要擔心太多。

特別說明:目前已發布的研究尚不足以簡單歸納出症狀和毒株之間的明確關係,本文根據已知的信息梳理,盡可能回答大家所關心的問題。也請大家放寬心,做好防護,戰勝病毒。

參考文獻:

[1] Tracking SARS-CoV-2 variants [EB/O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2-11-29. https://www.who.int/activities/tracking-SARS-CoV-2-variants

[2] Lineage List [EB/OL]. Cov-lineages. https://cov-lineages.org/lineage_list.html

[3] Unvaccinated Belgian woman contracted two COVID variants simultaneously[EB/OL]. Reuters. 2021-07-11/. https://www.reuters.com/world/europe/unvaccinated-belgian-woman-contracted-two-covid-variants-simultaneously-2021-07-11/

[4] Can You Get Two COVID Variants at Once? Health Experts Say It's Possible[EB/OL]. NBCChicago.2021-12-23. https://www.nbcchicago.com/news/coronavirus/can-you-get-two-covid-variants-at-once-health-experts-say-its-possible/2713726/

[5] Sidik S M. Had Omicron? You're unlikely to catch its rising variant[EB/OL]. Nature. 2022-2-25. 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2-00558-w

[6] Shrestha L B, Foster C, Rawlinson W, et al. Evolution of the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s BA. 1 to BA. 5: Implications for immune escape and transmission[J]. Reviews in Medical Virology, 2022, 32(5): e2381.

| 微矩陣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