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旅融合+村民共建!盤城街道“美麗鄉村”再添新畫卷
2022-12-20 13:11:55

近年來,江北新區盤城街道持續發力美麗鄉村建設,成功打造出以渡橋社區王家渡組為代表的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吸引了眾多遊客慕名前來參觀遊覽。街道通過美麗鄉村建設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與幸福感,帶動鄉村產業振興發展。

12月初,經過兩個月的緊張施工,渡橋社區緊鄰王家渡的張橋組、洪莊組等宜居村出新建設相繼完成,盤城街道的美麗鄉村又添全新畫卷。

四清一治一改,鄉村麵貌煥新顏

環境就是民生,為了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獲得感與幸福感,街道組織村民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四清一改一治”工作,清理陳年垃圾、清理河塘溝渠、清理農業廢棄物、清除無保護價值的殘垣斷壁、加大鄉村公共空間治理、加快改變農民生活習慣,改造老舊不達標公廁,全麵取締傳統旱廁……通過集中清理整治,引導居民群眾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讓美麗鄉村在行動中淨起來、綠起來、亮起來。

曾經洪莊組村口的老破房,一改往日落後的麵貌,建成了一個有鄉村特色的微景觀,成為代表鄉村發展振興的形象標牌。道路白變黑,牆麵灰變彩。二十多年顛簸不平的老路,如今改造成了瀝青路。原來一到雨天一腳泥的土路,變成了壓花路,村民晴雨天出門都踏踏實實。寡淡的白牆成了生動有趣的彩繪牆,既有鄉村原生態的特色,還融入了美麗鄉村理念,荷花、桃花、老牛等元素一同上牆,成了一道透著濃厚鄉村文化氣息的靚麗風景線。道路兩旁雜亂無章的菜地經過整治,變成了方正的格子間,村民出門就能種菜,還美化了道路環境,一舉兩得。

魚塘、水塘岸線環境也在整治範圍,清理蘆葦雜草後的岸上,多了一排排的仿木混凝土柱,空間得到有效分隔的同時,美觀度安全性都同步實現了提升。

在村裏生活了幾十年的周大爺感歎說,這幾年的變化特別大,先是水泥路鋪設,後是水電改造、自來水改造、汙水處理改造,一項項工程都是惠民利民的大實事。這次改造後,以前農村豬圈、亂跑的雞、發臭的廁所都沒有了,溝渠重新改造後,汙水也沒有了,生活在村裏幸福感越來越高。

借力原有生態,鄉村旅遊擴半徑

打造美麗鄉村要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優先保護與利用原有生態。渡橋社區張橋組緊靠王家渡,區位優勢明顯。街道利用現有的成熟生態,以王家渡為中心,通過改善人居環境與生態質量、塑造特色風貌等重要舉措,提升鄉村麵貌,擴大群眾鄉村旅遊半徑,打通融合與發展新通道。

張橋組整體偏中式風濃厚。村口的“我們一起回鄉”“鄰裏情”形象牆體文字,如同一個鄉愁符號,深深觸動遊子的心。可以預見,不久將成為社區的又一個打卡點。道路兩旁因地製宜地用石塊、瓦片等材料做舊造型進行空間分隔,電箱護欄、空調護欄及道路旁的景觀小品、花船造型等統一的中國風,與王家渡景區渾然一體。

嶄新的瀝青道路一直向前延展,旁邊河道裏鵝鴨自在暢遊,田間菜地裏綠意蔥蘢,漫步其中,如置身畫境。

共建共治共享,爭做鄉村振興主人翁

“徐大爺,這次提檔升級,您有沒有參與?”

“當然參與了,我們全體村民共同參與。”

升級改造中,社區充分聽取老百姓的意見,發揮群眾在鄉村發展和人居環境打造中的主體作用,不斷激發群眾參與鄉村振興建設的“主人翁”意識。作為在村裏生活了幾十年的老村民,徐大爺積極參與鄉村建設,他說隻有老百姓知道自己更需要什麼。

社區通過彙總村民們的建設意見後,開始合理有序的施工改造,整個建設過程推進得非常順利。短短兩個月時間,瀝青路鋪好了,外牆出新完成了,高低不平的路麵,就勢做了一體化的處理,現在平坦整潔了,停車位、河埠頭、花軸小品等全部建設完成,得到了村民交相稱讚。

黨群共建,共治美麗鄉村,共享發展成果。環境建好後,社區與村民一起商討後期的維護工作,大家出謀劃策,爭當鄉村發展的主人翁。渡橋社區黨總支副書記吳飛認為,金杯銀杯不如百姓口碑,鄉村振興要聚焦群眾需求,隻有從根本上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滿足老百姓的根本需求和願望,美麗鄉村的建設才能真正顯出成效。

新江北報全媒體記者 楊彩紅 通訊員 潘萍

特別聲明:本文為揚子晚報新媒體平台“紫牛號”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個人或機構觀點,與紫牛號立場或觀點無關。紫牛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如因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聯係揚子晚報法務部。

| 微矩陣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